盘点|一文看懂连续挤压技术的最新进展
来源: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公众号)
材料READ
不定期的,“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平台最暖心的材料知识点分享,让你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不再感到寒冷。
小编带你
进入知识的海洋,得到更加丰富的知识
单个PPT又更新了
期待您的到来,一饱眼福,快来带走吧
首先回顾一下历年的参会场景吧!
回
顾
于2018年4月20-22日,第四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工业大学隆重召开,约7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围绕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领域科技的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展开广泛的研讨与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的学术繁荣、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促进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向高性能化、复合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提升我国高端材料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对我国实现高端装备制造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会现场照片、分会场、部分设备展商照片
部分设备展商照片
大会现场照片
分会场
第四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 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分会场交流
会议还就高性能轻合金制备加工技术、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有色金属粉末冶金技术、结构材料表面涂层与防护技术、材料数值模拟仿真及微结构表征分析技术、硬质合金、难熔金属制备加工与应用及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制造与大数据技术等研究方向的重点、关键问题,进行150余个专题学术报告和深入讨论。
下面是宋宝韫、裴久杨在今年本次会议内容的精彩回顾:
汇报提纲
0 1
无氧铜带连续挤压冷轧技术
0 2
黄铜型线连续挤压新技术
0 3
铝锶合金连铸连挤技术
0 4
超高压电缆铝护套四通道连续包覆技术
0 5
卢瑟福型超导电缆覆铝技术
0 6
异型铜管连续挤压技术
连续挤压技术的最新进展
为了提高企业对铝合金熔体高洁净化问题的重视,了解熔体中固态、气态夹杂产生原理和分布规律,研讨去除措施,加大铝合金熔体高洁净化先进技术推广力度,推动全国铝加工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程。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南京华冶金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铝合金熔体高洁净化专业技术高级研修班》于2018年12月18-19日福州市召开。
期待您的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
在线报名!
相关阅读
【课件】37页PPt阐述、纳米孪晶金属力学行为及其变形机制的原子模拟,快收藏!
【干货】@所有人:这里有13页PPT呈现~氧化钛纳米管表面二硫化钼润滑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干货 | 41页PPT金属结构材料中复杂合金相的确定及其原子尺度缺陷结构来解析
PS: "有色金属结构材料"
在此感谢宋宝韫、裴久杨分享
宋宝韫
宋宝韫——连续挤压技术专家
人物介绍:
宋宝韫,男,1941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浙江省绍兴市,汉族,党员。现任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总经理。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57.09-1962.07浙江大学(五年制)金属压力加工学士。
1962-1978大连铁道学院教师/助教。
1978-1985大连铁道学院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1983.04-1985.07法国巴黎国立高等机械工程学院(ENSAM)机械工程博士。
1985-1990大连铁道学院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1990-1995大连铁道学院系主任、院长助理、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995-2001大连铁道学院副院长、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2-2007大连铁道学院(更名大连交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8-至今大连交通大学连续挤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领域
宋宝韫的科研领域为连续挤压工程领域(包括铝材连续挤压、铝连续包覆、铜材连续挤压三个方向),宋宝韫和他的团队相继成功研制中国国第一台杆料和颗粒料两用的KLJ250连续挤压机、SLJ350双槽连续挤压机、SLJB350连续挤压包覆通用机和TLJ300、TLJ400、TLJ630连续挤压机,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并可替代中国国外进口设备。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宋宝韫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
宋宝韫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宋宝韫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1991年,参与项目“软铝加工新工艺新设备(连续挤压)的研究”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主持项目“电缆连续包覆技术及设备研究”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8年,主持项目“铜材连续挤压制造技术及设备”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中国国家863计划项目“高速列车闸片制造和恶劣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主持中国国家863计划项目“铜基粒子强化复合材料制造高速列车制动闸片技”。
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列车铜基陶瓷强化闸片第三体形成机理研究”。
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大扩展比连续挤压塑性变形的基础研究”。
论文著作&授权专利
截至2006年,宋宝韫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包括《中国机械工程》、《中国铁道科学》、《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塑性工程学报》等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络转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有色金属结构材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有温度的平台一个有深度的平台(有色金属结构材料)。
每天一贴,为大家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希望您喜欢。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